面试就是面试官和面试者的相互试探,透过迷雾看清个人或者公司的真相。虽然我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彼此坦诚相待,但学长说的也是事实。而且,我们是需要适当地修饰的,就像化妆并不会引人反感反而体现你的用心一样,今天和象山人才网一起来看一下怎样把经历在原有的基础上表现的更充实更丰富。
两个原则:33原则、用数字说话原则
33原则
实习经历中写3大条经历,每一条经历写3小个点,主要介绍一下实习内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
用数字说话原则
在描述实习内容时,不能只说“做了什么”,要说“做了多少”。
以上两个原则,可以有效避免阅读简历时找不到重点以及给人假大空和逻辑错乱的感觉。在面试中也是一样,用一、二、三来列出自己的观点,比一股脑倒出来的效果要好千万倍,即使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一样。
在大学里面很多同学都不会过多关注成绩,“不挂科就好”,其实在应聘中,企业会更喜欢成绩相对好一些的同学,这代表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那么成绩差怎么办?
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突出相关的、高分课程。建议大家将“相关的”、“相对高分的”课程写到你的简历里面去,而“不相关”、“相对低分的”的课程就可以从简历中删除。成绩不高的同学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硬伤。
突出工作、实习、社团经历。“理论”与“实践”不可能总是“两全其美”。当你“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学习成绩不高的理由是因为你更多地关注了“相关实践活动”的积累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HR 他(她)会选择原谅这位应聘者的。
此外,还有一些简历中的常见问题,希望大家注意规避。
过分标榜“肯吃苦”
强调自己年轻,愿意奋斗是好的,但是,请记住:企业雇用你不是为了让你来吃苦的。现在的企业都期望雇佣一个能享受工作的人,能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收获喜悦。其次,“肯吃苦”仅仅一种形容,即便是真的,公司也很难证实,除非和你工作过一段时间。
所以你要找些比较好证实的材料给企业,例如你“肯吃苦”后取得的某些成果。另外,有些HR不怎么注重简历中的自我形容话语,大都情况下都会忽视这部分。要知道HR一天要看许许多多的简历,真的要忽视许多东西。
夸大自学能力
简历里边的高频词不用说一定有“自学能力强”这一条。所以即使你有且写了,也没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你要知道,你写了,他人也写了。关键是你的自学能力体现在哪里呢?
怎么说呢,参演过群P并不能证明你的团队协作能力强。。。
大多数的大学生学的都是老师或是试验室安排好的课程,仅仅是自学了一点点,可是你要知道谁不是呢?空泛的陈说,没有详细详实的示例,怎么能被HR信任呢,或是说HR应该去信任谁的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首要体现在自主上,不是自主的学习是一种格外低级的被迫完成。
千篇一律的描述
“执行能力强”、“积极主动”......这些词是简历的高频词汇,如果你没有事例可以表现自己有这些特质,最好避开这些词汇。